当因症而合脉,勿据脉而断症。桂枝汤阳中有阴,去芍药之酸寒,则阴气流行,而邪自不结,即扶阳之剂矣。
自后世针、药分为两途,刺者勿药,药者勿刺,岂知古人刺、药相须之理。若小便不利,少腹满者,去麻黄,加茯苓四两。
如但浮不弱,或浮而紧者,便是麻黄症。此即所谓微者调之,其次平之,用白虎、栀豉、小承气之类。
曰头痛者,是未离太阳可知;曰行,则与传不同;曰其经,是指本经而非他经矣。三阴之不受邪者,藉胃为之蔽其外也,则胃不特为六经出路,而实为三阴外蔽矣。
少阴脉微,不可发汗,亡阳故也。然寒为欲去之寒,热为新炽之热,寒固为虚寒,而热亦非实热,故小柴胡汤只治热而不治寒,预补其虚而不攻其实也。
仲景有一症而用两方者;在太阳,先麻黄继桂枝,是先外后内法;在厥阴,先建中后柴胡,是先内后外法,亦是令厥阴转属少阳之机。则知治之而有余命,不为月节所克者多耳,此又深一层看法。